千年古剎|龍泉清修寺
【寺廟簡介】
? ? ? ?清修寺,位于龍泉城北隅安清山南麓,綠樹掩映,唐桂芬芳,慧炬常明,古時素以“竹苑奇蹤”名勝而著稱,今日之清修寺法脈恒傳,名山遠播,是龍泉現(xiàn)存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寺院,其千年發(fā)展的史實,是龍泉佛教文化的一個縮影,從側(cè)面反映了龍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 ? ? ?清修寺建于五代后晉天福年間(944),初為道場,名清修講院。龍泉清修講院的開山建基者是誰已不可考,但五代吳越國時期有一位龍泉籍法名為“德韶”的高僧在當時舉國聞名。據(jù)明萬歷七年(1579)處州地方志記載,清修寺在縣北三里。咸豐八年(1858),太平軍駐扎龍泉數(shù)日,清修寺等佛教寺院被嚴重毀壞。約于同治年間1862至1874,住持僧慧通重建清修寺,并置寺門田租一百余石。明正統(tǒng)乙丑年(1445),龍泉“清修講院”改稱清修寺,自此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念佛,專修,專弘凈土的道場。
? ? ? ?佛教寺院通常多見于山林之間,遠離鬧市紅塵得山林之清凈,當年清修寺的開山祖師在安清山選了這依山傍水,綠樹翠竹掩映之地,建立道場,以得鬧中取靜之妙。
? ? ? ?清修寺的佛殿,主體建筑在兩條軸線上,一條南北中軸線,自南而北布置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一條東西軸線以觀音殿為中心,東為藥師殿,西為地藏殿,三殿建筑相連,兩條軸線呈T字形垂直相交,布置有序,功能清楚,整齊嚴謹,莊嚴大方。南北中軸線的兩側(cè)為念佛堂庫房,即佛協(xié)辦公樓,客房,念佛堂等處。清修寺建筑布局嚴謹,講究對稱,疏密有致,回廊交替,幽靜肅穆,進入佛地,令人肅然起敬,足以陶冶性情。
【進入現(xiàn)代】? ? ??
?? ? ? ?龍泉自古寺廟林立,然而大多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所幸的是,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九年的清修寺,歷經(jīng)風(fēng)雨洗禮,屹立至今,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后重建修建,今日之清修寺梵宇輝煌,法相法向莊嚴,成為龍泉古代佛教建筑藝術(shù)之代表,于2000年公布為龍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