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節(jié)選
我說的是我的認知。
知識可以分享,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fā)現(xiàn),被體驗。智慧令人安詳,智慧創(chuàng)造奇跡,但人們無法言說和傳授智慧。
這是我年輕時發(fā)現(xiàn),并離開老師們的原因。我有一個想法,喬文達,你又會以為是我的玩笑或癡愚, 但它是我最好的考量:
真的反面同樣真實!也就是說,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辭彰顯。
可以思想和言說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體、完滿、統(tǒng)一。
世尊喬達摩在宣法和談論世界時,不得不將世界分為輪回和涅槃、幻象和真相、苦與救贖。
宣法之人別無他途,而我們周圍和內(nèi)在的世界卻從未淪于片面。尚無一人,尚無一事,完全輪回或徹底涅槃。尚無一人絕對神圣或絕對罪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受制于幻象,相信時間真實存在。
時間并不真實存在,喬文達,我時有感悟。而如果時間并非實在,世界與永恒、苦難與極樂、善與惡的界限亦皆為幻象。
“怎么?”喬文達謹慎問道。 “聽好,親愛的。你聽好!罪人。我是罪人,你是罪人。但罪人終將成為梵天,證悟涅槃,得以成佛。只是,這終將乃為幻象。僅是譬喻!
罪人并未走在成佛之路上,他并未處于發(fā)展中——盡管我們的思維認為其處于發(fā)展中,無法具備其他想象。
不,在罪人身上,現(xiàn)在和今天的他即是未來的佛。他的未來已然存在。你須將罪人、你自己和一切人,尊為將成之佛、可能之佛、隱匿之佛。
喬文達,我的朋友,
世界并非不圓滿。
世界并非徐緩地行進在通向圓滿之路:
不,世間的每一瞬間皆為圓滿。一切罪孽都承載寬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棲息老人,所有新生兒身上都棲息亡者,所有將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沒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
強盜和賭徒的路或許通向佛陀,婆羅門的路或許通往強盜。
在最深的禪定中存在這種可能:時間被終結(jié),人視過往、當下和未來的生活為同時。這時,一切皆為善、圓滿和梵天。因此在我看來,世間存在的一切皆好。
在我看來,死如同生,罪孽猶如神圣,聰明等同愚蠢。一切皆有定數(shù),一切只需我的贊賞、順從和愛的默許。
這樣于我有益,只會促進我,從不傷害我。
我聽便靈魂與肉體的安排,去經(jīng)歷罪孽,追逐肉欲和財富,去貪慕虛榮,以陷入最羞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掙扎,學會熱愛世界。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于它。
悉達多彎腰,拾起地上的一塊石頭,在手中掂量。 “這個,”他擺弄著,“是一塊石頭。一段時間后,它或許成為土,生出植物,變成動物,變成人。
過去我會說,它不過是塊石頭,毫無價值,屬于幻象世界?;蛟S它在進化輪回中變成人或鬼,那么我賦予它價值。過去我這么想。
但今天我卻想,這塊石頭就是石頭。它也是動物,是神,是佛。我不會因它終將變?yōu)檫@個或那個而敬愛它,而會因為它一直是石頭一正因為它是石頭——今天和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石頭而愛它。
看到它每條紋理中,每道溝渠中,黃色、灰色中,堅硬中,我敲擊它發(fā)出的聲音中,它表面的干燥和潮濕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有些石頭如油如皂,有些像葉似沙,每塊石頭都不同,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念誦著'唵’。每塊石頭都是梵天,但同時,它又確實是石頭。油膩,光滑。 恰恰是這些讓我歡喜,感到驚奇,產(chǎn)生崇敬--但我不想繼續(xù)言說。
對于隱匿的意義來說,言語無益。它總在言說中歪曲,變異,變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