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醫(yī)生彭玉清教授:低壓高高血壓高是怎么回事?
低壓高高血壓高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包括血管彈性較差、心跳過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慢性的病、激素的變化以及部分藥物副作用等。
首先,血管彈性較差可能導致血壓高。對于初次發(fā)現血壓高或比較年輕的病人,低壓高、血壓高的情況通常以血管彈性較差為主。此外,心跳過快也可能導致血壓高,因為心跳間隔時間過短會使血管中儲存的血液增多,血管容量增加,從而導致低壓高、血壓高。
另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也是血壓高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下,高血壓可能與動脈硬化、吸煙、久坐等導致外周血管小動脈閉塞的因素有關。此外,家族遺傳也是高血壓的一個風險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的人患病的風險更高。
生活方式對血壓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鹽攝入、高脂飲食、缺乏運動、肥胖、酗酒、吸煙等都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慢性的病如糖尿病、腎臟病變、睡眠呼吸暫停等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激素的變化和部分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高血壓。例如,妊娠期高血壓或嚴重的子癇也可能導致高血壓。
彭玉清,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亞健康科主任,2003年任周圍血管科主任,2007年亞健康科科主任,中國中醫(yī)藥學會亞健康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中西醫(yī)雙科醫(yī)學碩士正高級主任級別教授。從事臨床30多年,擅長中西醫(yī)雙套診療體系,診療血管疾病及亞健康問題,如心、腦、腎、下肢動脈硬化,低壓高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炎、頸動脈斑塊、腔隙性腦梗、腦梗后遺癥、腦血栓、頸動脈供血障礙、椎基底動脈狹窄、房顫、風濕性心臟病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老爛腿、靜脈血栓等周圍血管疾病。
為了預防和診療高血壓,我們需要關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包括飲食、運動、藥物使用等。如有疑慮,建議及時就醫(yī)并進行相關的檢查和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