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重塑技術

我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同時也學會了期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薩提亞
家庭治療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團體心理輔導,其成員可能是家庭成員,也可能是一群有著同樣問題的成員(同質性比較高)。
家庭重塑通常是在一個大組中(15人左右,大型的可以是幾百人),選出一位主角,讓帶領者介紹主角的家庭故事(要強調主角家庭中的規(guī)則、價值觀念、反復出現(xiàn)的重要他人、以及需要改變的模式等)。而后,讓主角挑選替身來扮演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員,如果能夠加入一些代表個人的裝飾在替身身上,效果可能會更好。
之后,雕塑出主角的原生家庭(演出來)、主角父母的原生家庭。這個過程是讓主角在一旁以觀察者的角度重新審視家庭的面貌,提高突破原有視角看事件的可能性。
接下來,進行最為關鍵的部分,重塑。引導者引導主角回憶一個創(chuàng)傷性情境或重要情境,讓替身來重現(xiàn)當時的情境。在演出情境的過程中,引導者引導主角去確認情境中的自己的狀態(tài)(也就是記憶中經(jīng)歷創(chuàng)傷或是重要事件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停止使用過去的應對方式(如逃避),作出新的反應。
雕塑的過程中,要讓主角承認自己未被滿足的期望和需要(用語言表達出來);描述這些未被滿足的需求背后的感受;識別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的優(yōu)勢和弱點,重新建立聯(lián)結;接納自己現(xiàn)在的人格特點,接納自己和父母的相似之處;接納父母作為普通人已經(jīng)做到了他們能夠達到的最好這一事實;以高自尊接納自身,并與重要他人共同分享這份接納。
最后,當主角達到了療愈,我們就需要幫助替身去角色化(讓替身演員說:“我不是故事中的……,我是……”),讓扮演者分享扮演的感受,也讓主角分享自己在重塑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