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G來了!電視領(lǐng)域在繼假4K假HDMI2.1之后假120Hz又會大行其道?
在多年之前的液晶電視市場,在那個4K電視剛剛開始普及的年代(18/19年?),是有可能買到假4K電視的(即四色RGBW面板的電視),消費者們還在被廠家欺騙,因為這個假的4K RGBW面板多是三星和LG生產(chǎn),便宜的同時還可以宣傳一波是進口的東西,資本聞著味道就來了。

這個圖可以看出三星的面板實際上等于1920*2160的RGB,LG的則是2880*2160的RGB,都是假4K,因為W像素只包含亮度信息,沒有色度信息,搶占了RGB子像素的空間,形成彩色圖像一定是要紅黃藍RGB三元色的,用亮度子像素替代RGB不僅不會提升畫面清晰度,還會降低色彩表現(xiàn),這兩個面板宣傳為超1080P才是合理的,假4K就不多講了,這都2022年了,沒有電視廠商在用假4K面板了。

在講假120Hz采用的DLG技術(shù)之前,我還是想先講講關(guān)于顯示技術(shù)的一些基本的底層邏輯。

視頻的每一幀畫面的呈現(xiàn),需要顯示設(shè)備一行一行的投射出來,一個1920*1080的視頻如果是逐行掃描,那么每一幀就需要掃1080行,而隔行掃描則是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yīng),發(fā)明了一個偷懶的方法,在第一幀的時候只掃描奇數(shù)行(即13579。。。),然后在下一幀掃描偶數(shù)行(即2468。。。)補全,高情商就是每一幀的信息量下降了,帶寬壓力減小了;低情商就是這什么破玩意兒?你倒是帶寬降低了,我這邊看不清了,清晰度下降了喂!

這也是視頻資源1080P比1080i清晰的原因之一,這里的P不是Pixel,而是Progressive的意思。
為什么要講這個呢,因為假120Hz就是把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縫合起來了,簡直離譜。

運動補償?shù)故呛虳LG技術(shù)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卻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一個120Hz電視有顯示120Hz內(nèi)容的能力,但是片源卻是24幀的,這時候電視的大腦通過“腦補”出每一幀之間的內(nèi)容強行加到畫面里,粗暴的讓內(nèi)容填滿了24幀中的空間,這屬于是加料行為。

而DLG則是電視面板只有60Hz的顯示能力,但是又想顯示120Hz的內(nèi)容,奈何液晶性能和驅(qū)動電壓不足,怎么辦呢?聰明的廠家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直接一次掃描兩行,兩行的內(nèi)容一樣,也不搞隔行掃描那一套了,直接信息減半,還不容易看出隔行掃描那種拉扯感,效率和逐行掃描是一樣的,但是信息量直接減半,這就是DLG技術(shù)的缺陷:會損失一半的清晰度,以此來換流暢度。也算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了哈哈哈。

咱別管這偷懶的技術(shù)究竟是怎么實現(xiàn)的,在經(jīng)歷過假4K,假HDMI2.1之后,假120Hz似乎即將來襲,普通用戶如何避坑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何辨別假120Hz電視???
廠商雖然不會在明面上說,咱這電視是通過魔法實現(xiàn)的120Hz哦,原生就是60Hz面板哦。但是部分廠商為了不被廣告法搞還是會在宣傳頁面120Hz字樣旁邊標(biāo)注一個星號,拉到最下面的注釋一看,也就了然了。以某信的電視為例。

這海報抓住關(guān)鍵詞:一鍵開啟
你見過正經(jīng)120Hz電視需要單獨的按鍵去開啟120Hz功能嗎???

還什么基于海信Hi Turbo 120Hz高動態(tài)刷新技術(shù)實現(xiàn)的120Hz高刷新率。接入HDMI水平方向2000像素信號時,打開120Hz觀影變速器,通過插幀轉(zhuǎn)化實現(xiàn)連接電視盒子、游戲主機等設(shè)備下的120Hz超高刷新顯示。這拆東墻補西墻的技術(shù)不要也罷,除非你白給哈哈哈。
說一下這款電視叫海信E3G Pro,懂得都懂。

還是以海信E3G Pro為例,這款電視根本沒有HDMI2.1接口,根本不能實現(xiàn)4K120Hz輸入,那怎么顯示出來的4K120Hz畫面呢?無中生有?那肯定是用了DLG技術(shù)嘛。海信最近還有一款電視叫什么Ace,喔唷海報寫的240Hz,好嚇人哦。

然后去看官方的宣傳語,(支持4K@120Hz、 4K@144Hz(OTA)、2K@240Hz(OTA)的信號輸入,這240Hz畫面怎么實現(xiàn)的你說說?

多提一嘴這電視和Redmi電視 X 2022款用的是同款CPU,素質(zhì)差不多的屏幕,Redmi賣2699,Ace賣4799,多出來的錢為了這240Hz你覺得值得嗎?

在目前的技術(shù)條件下,我們所生活的真實世界轉(zhuǎn)換成電子世界去呈現(xiàn)會存在信息過載的現(xiàn)象,所以電子媒介一直都是對真實世界的采樣,通過人類感官的某些特性(人眼的視覺惰性,高亮變化感知不明顯啥的),減少我們感知不強的信息的采樣,以此實現(xiàn)信息的瘦身。
在技術(shù)有限的前提下,總會有廠商想到一些歪門邪道,就不能多點真誠,少點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