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似懂非懂是什么原因?分享四個技巧,讀書不再沒收獲

昨天我發(fā)了一篇一部《金粉世家》我能寫60篇書評,賺五萬,分享書評獨家寫作技巧后,收到不少讀者和粉絲認同和反饋。
后臺不少讀者問我怎么寫書評,具體怎么寫?
這得需要一定的時間訓(xùn)練,三言兩語,真的說不完。寫作跟其他技能一樣,是需要經(jīng)過時間和精力去琢磨和練習(xí)的。
今天我們不談寫作,談?wù)勗趺醋x書。
有位學(xué)員的問題引起我的關(guān)注,他說:老師,我讀書的時候,有些頓,有時候覺得自已明白了,但是讀完了之后,感覺什么都沒有收獲一樣,感覺很空泛。怎么辦?
問得好。
這個問題非常有代表性,并且不是只有這位學(xué)員才有這樣的困惑,非常多人平時喜歡讀書,但他們讀了也就讀了,只讀懂了字面意思,沒有真正吸收知識。
讀完了,你問他,這本書講什么?你學(xué)到了什么?
他一臉懵逼,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為什么呢?我來給大家說說這是什么情況:

一:不知道書本屬于什么類型
看到這個小標(biāo)題,很多人會懵逼,啥?書還分類型。
當(dāng)然了,往大的方向說,書分為你兩類:一類是虛構(gòu)性的,比如小說、戲劇;一類是非虛構(gòu)性的,比如經(jīng)管、心理等。
小說又分為國內(nèi)、國外小說,古典小說,現(xiàn)代小說等等。我們不做細講。
那非虛構(gòu)性中的就有非常多的類型,比如心理學(xué)里的,是心理教育類的,還是心理應(yīng)用類的。
現(xiàn)在市面上非常多的書,都稱之為暢銷書,比如什么做自己的女王、好女孩不愁嫁啊等等,這些都是一些沒什么營養(yǎng)的雞湯書,你學(xué)不到什么真正的技能。
你讀了,也不會有真正的收獲。
看書,先看書名。書名越虛,內(nèi)容越空。

二:沒有針對性地閱讀
很多學(xué)員來咨詢寫作,我會問他你喜歡讀書嗎?他說還行。我又問他,你讀什么類型的書。他說,什么都讀,很雜。
為什么很多人看了書還是沒收獲,這就是第二個原因:沒有針對性地讀。
說直接一點就是:你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是人云亦云,市面上大家都說好,你就跟風(fēng)來讀嗎?
讀書沒有針對性,純粹為了消磨時間,打發(fā)無聊。那也無可厚非,但如果你真的想從書中有所得,就必須有針對性地讀,必須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我想從這本書里學(xué)到什么。
有人說,哎呀,你這樣太功利了,讀書就是讀書,還必須帶目的性,你以為做買賣嗎?
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你想想,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那么快,時間就是金錢,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時間去揮霍,為什么不可以帶點目的性讀書。
你覺得隨意讀書,盲目讀書就是一股清流了嗎?

三:讀書不會思考,死讀書
我在讀書年代,聽過一句最刺耳的話,就是說我死讀書,讀死書。
我真的這樣嗎?我不承認。
我只是暫時還沒有將所學(xué)的知識轉(zhuǎn)化成價值而已,只是時機還沒來,而不是不能。
現(xiàn)在,我就利用知識,把所有讀過的書都變成了真金白金。我寫文章,寫書評,寫書單,做視頻推廣書,帶學(xué)員寫作,都是建立在我所讀的書本上。
當(dāng)我靠讀書變現(xiàn),甚至賺得比那個鄙視我的人多時,他閉嘴了,再也不敢說我死讀書。
那么,反過來想一想,別人為什么要這么說我呢?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讀書的價值。
所以,我希望我受過的鄙視,能給學(xué)員們一點啟發(fā):你們千萬不要只會讀,而不會思考,流于表面。
如果你不會思考,那就只是書本數(shù)量的堆積,而非質(zhì)量的提升。
我的書架上書本并不多,一年也就讀幾十本,不好的,我認為沒價值的書我都送學(xué)員了(如果他不嫌棄的話),我對學(xué)員很慷慨也很寵。

應(yīng)該如何改善讀書讀不懂的情況,方法有四:
一:必須帶有目的性去買書
第一步就是買書的時候不要盲目買書,看到別人都在讀什么書,什么書火就買什么,結(jié)果買回來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么,應(yīng)該怎么才能買到好書呢?
經(jīng)過歷史驗證的
我一般不讀比我年紀(jì)小或者同齡人的書。你想,一個閱歷并不豐富的人,能寫到什么好書?
市面上很多新書都是做推廣的,沒有經(jīng)歷過歷史驗證,經(jīng)不起推敲,我就不會去買。
要買,就買有一定年限的,確定有價值的可以珍藏的書。
2.豆瓣評分高
豆瓣作為一個文藝平臺,聚集了大量的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評分有著一定的參考性。
通常8分以上的書,都非常不錯??梢钥纯磩e人的評論,具有參考價值。
3.口口相傳,口碑高
別人都說好的書,具體好在哪,怎么好,大家口口相傳,口碑高的,可以自己去試讀一下,合適再買。

二:帶著問題讀書
買了書,就開始看書。很多人看書,只是眼睛在動,腦子卻不動。
讀完一本書,也找不出幾個疑問點。
如果真的這樣,就說明兩個問題:1這本書寫得太淺,不值得你思考;2這本書太深,你只看懂了字面意思。
我看一本書,看得并不算快,甚至對于一些號稱一天一本書人來說,要慢很多。我看書很細。
那些號稱只看頭和尾就能寫書評的人,你不要相信,那根本稱不上書評人,至少稱不上讀書人,不如叫他們“書販子”,為了賣書而賣書。
我看書,每每看到有疑惑的地方,都會停下來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寫?作者的意圖是什么?能說明什么問題嗎?
當(dāng)我這樣思考得多了以后,我的思維能力和理解力就提升了,而不再流于表面。
三:讀完畫思維導(dǎo)圖
對于思維導(dǎo)圖,你一定聽過或者見過,但你會做嗎?怎么做?
為什么要畫思維導(dǎo)圖?
目的在于梳理全書的脈絡(luò),這套思維導(dǎo)圖就像書本的筋骨。有了筋骨,你就知道這本書質(zhì)量好不好。俗話說“美人在骨不在皮”,書也一樣啊。
怎么畫呢?
可以使用工具MindMaster,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模板。
但前提是,你必須讀懂這本書,如果讀不懂,就畫不出來。

四:寫、寫、寫
你是不是讀完一本書,就把書本往書架上一放,就完事了?
如果真這樣,那么,這本書就算再好,你也吸收得很少,時間久了就忘了。
想要真正吸收書本知識,唯有動筆寫。
一本書,可以寫成7種形式:
讀后感
書評
拆書稿
講書稿
讀書筆記
書單
甚至可以做成視頻
不管你做成哪種形式,前提都是要動筆去寫。我是切切實實的讀書受益者,靠讀書寫作實現(xiàn)年入六位數(shù),作為全職媽媽,真的很滿足。
所以,你也想靠讀書寫作變現(xiàn),就得先學(xué)會讀書,再學(xué)會寫作,最后才是運營平臺。
總結(jié):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古人對讀書的評價極高。
到底讀書“高”在哪?
我認為,是因為通過讀書實現(xiàn)它的價值的途徑,獨特而高雅,受人尊崇。
靠讀書實現(xiàn)經(jīng)濟收入,不僅不丟人,反而是一件非常長臉的事,不僅能獲得真金白銀收入,還能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思想境界。
但怎么樣才能兩者兼得?就需要各位去思考,并且去實踐。
-end-
我是 深情解讀一位做了四年自媒體的情感博主,書評人,影評人,寫作導(dǎo)師,全職媽媽,工作帶娃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