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神龍氏第二十五期 天麻和黃精
黃精藥材的功效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等。
1.補氣養(yǎng)陰健脾:黃精味甘性平,主入脾經,既能滋養(yǎng)脾陰,又能補益脾氣??捎糜谥委熎怅巸商搶е碌拿嫔S、身體困重、口燥咽干、大便秘結等癥。
2.潤肺:黃精甘潤性平,入肺經,既補肺陰,又兼能益氣。可以用于肺陰虧虛、陰虛火旺或者陰虛肺燥所導致的干咳少痰、肺虛喘咳、痰少質粘等癥。
3.益腎: 黃精入腎經,能滋陰益氣,通過平補脾肺腎而能填精生髓、強壯固本。常用于治療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內熱消渴。
黃精適用于肺陰虛者、脾陰虛者、腎陰虛者。黃精是一味滋陰的藥物,有滋補肺、脾、腎陰的作用。因為其滋補之性比較強,性味比較滋膩,容易生濕生痰,所以痰濕壅滯的人群不宜服用,以免加重原有的病癥。使用前建議咨詢醫(yī)生,以保證藥材能夠發(fā)揮相應的療效。
天麻:平肝熄風的“神仙草”
中醫(yī)認為,肝屬木,對應春天,春天多風,所以肝主風,如果肝風內動,容易出現(xiàn)眩暈。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中醫(yī)認為,所有類型的眩暈,罪魁禍首就是風和肝。
因此要想治療眩暈,平肝熄風才是關鍵。
天麻功能主治: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癥,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yǎng)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于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于內風所致的頭暈。
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xiàn);二、痰濁中阻,表現(xiàn)癥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癥狀。
天麻還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因此,治療頭暈天麻當然是首選!不過要是真的跟頭暈對抗起來,天麻也不愿意單槍匹馬,孤軍奮戰(zhàn),所以我們?yōu)樗襾砹艘粋€好幫手。那就是三七!
三七生服有活血,流通血脈的作用。頭暈的毛病,歸根結底是頭部的供血出現(xiàn)了問題,三七善于活血通脈,尤其善于通腦絡,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防治頭暈。
天麻加三七,一個平肝熄風,一個活血通脈,是去頭暈的最佳拍檔。
簡便的食用方法:
天麻粉8-10克左右/天,三七粉6-9克左右/天,兌水喝即可,建議最好飯后服用,醫(yī)師認為,這兩款中藥材可同一天服用,隔開時段吃就行。
食用天麻有以下注意事項:
1、凡病人見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均慎用天麻。
2、重視配伍應用?!侗静菅芰x》有“天麻須別藥相佐使,然后見其功”的記述。古今醫(y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據不同病證組方用藥。如:半夏白術天麻湯、天麻鉤藤飲、天麻丸等。臨床證明,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確定。
3、即使針對肝陽上亢、痰阻經絡等實證時,使用天麻也要詳審病情,把握病機,隨證加減,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4、天麻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極易揮發(fā)。天麻與他藥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藥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5、使用單味天麻或天麻制劑時,如出現(xiàn)頭暈、胸悶氣促、惡心嘔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膚瘙癢等時,應立即停藥,癥狀嚴重者應及時到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