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佳の足跡2】P主2018-2019年在“澳門”讀研【生活篇】|住處和學校在不同島嶼


大家好,我是音樂人、目前在國家某研究院工作的運佳。?(?'ω'?)??
一些老歌迷知道,我18-19年在澳門讀研究生、上課,今天帶大家看看我在澳門讀研期間的一些照片吧。
澳門篇會分幾期,這期是“生活篇”,之后還會有“校園篇”、“游玩篇”。金光閃閃的賭場下期見捏。

【澳門讀研生活】,一般并不是主要圍繞著“校園”、“集體宿舍”和“食堂”,和【內(nèi)地的大學生活】有很大區(qū)別。
畢竟,大部分澳門高校沒有宿舍,或宿舍規(guī)模較小。(但某所澳門名校有硬核校內(nèi)宿舍,留到“校園篇”講)
澳門的大學生、研究生普遍會在校外租房,很可能住處和學校在不同的島嶼,吃校外的茶餐廳,每天坐車來上學。也可能會住在鄰城珠海。

↑這是我18年-19年研一時,每天走出公寓,第一眼看到的風景。(之后研二就跑去鄰城珠海住了?(?^o^?)?
這里位于澳門本島,在澳門與大陸接壤處附近。對岸,左側(cè)是澳門本島沿岸,右側(cè)是大陸的珠海。
澳門西側(cè)與珠海隔海相望。

從遠處看我當時住的公寓樓。
其實就是學校幫研一、博一學生集中在校外租房——學校提供的一種幫助,學生也可以自己租房,不算宿舍,沒有內(nèi)地大學宿舍的門禁時間、等規(guī)矩,基本完全自由,

這就是我在澳門時的臥室啦。??(ˊωˋ*)??
租金和一般在澳門租房差不多,單間臥室租金3000元/月,每人、或每兩人一間臥室,三居室或四居室,室友都是不同專業(yè)的校友,大家共用廚房和洗手間。

左邊的離島,是和大陸不接壤的南端島嶼,我學校所在地,
右邊是澳門的本島,和大陸接壤,可以步行、過關到珠海,也是我住處所在地,
公寓和學校在不同的島嶼上,每天坐巴士上學,經(jīng)過大橋,經(jīng)過遼闊的海景。

澳門的地形很有意思,澳門的本島(與大陸接壤)、離島、珠海的南屏、拱北、橫琴,這幾個地方是相互隔海相望的,在不同的地方看對岸,能感受到澳門or珠海不同的風情。

這里是澳門路氹的百老匯樓下,對岸是另一個令我熱淚盈眶、留下無數(shù)回憶的地方——珠海的橫琴新區(qū),
橫琴和珠海老城區(qū)的風格不同,有著理念新鮮的建筑設計、城市規(guī)劃,剛?cè)サ桨拈T時、天天住在澳門,當時對橫琴還不太了解,隔海看對岸的橫琴,迎面撲來的內(nèi)地氣息,真的會有種親切又神秘的感覺-???(?????)竟有一絲鄉(xiāng)愁(其實隨時可以過關去橫琴啊喂!以后會專門出一期專欄聊橫琴的,

↑我常去的這家茶餐廳算是菜品豐富的,大家可以大概看看澳門人平時吃什么,以及其價位。粵式的、葡式的。
澳門居民集中的區(qū)域,可以說是遍地茶餐廳、位于居民樓一層,吃飯非常方便,每家茶餐廳在菜單上有自己的特色、優(yōu)勢,

這是我在澳門時最愛去的茶餐廳、最常吃的一道菜——沙丹雞扒飯。
哇,看到這照片,仿佛聞到了熟悉的味道,好想抽空回澳門鴨。(′?`*)
這家雞扒、番茄醬汁很特別,我很喜歡,在外地的澳門風味餐廳是找不到這種感覺的。

在澳門茶餐廳吃個午餐,其實很有性價比,真材實料,比起外地一些商業(yè)性較強的連鎖店、快餐廳,更加健康、耐吃。

大家都聽說過澳門的豬扒包,但很多茶餐廳是可以DIY的,在我常去的那家餐廳里,菠蘿包夾雞扒我最喜歡啦。
澳門茶餐廳,有的東西真的“實在”過頭(非褒義):飲料“菠蘿冰”就是一杯白水、泡了冰塊和菠蘿果肉,價格15人民幣左右,要加多少糖漿自己加2333每個城市的人們都有獨到的思維方式(′▽`)ノ?

有的澳門茶餐廳開到很晚、可能開到半夜兩三點,有的老爺子半夜還坐在這里看報紙。另外,有很多超市24小時營業(yè)。
澳門作息整體偏晚,原因之一是1/3的人口來自從事博彩業(yè)家庭、晝伏夜出,也和白天有毒的陽光、濕熱的天氣有關,半夜兩三點海邊有中老年人沿海跑步都不稀奇。
很多茶餐廳會在節(jié)假日、或每周一瀟灑關門休息,節(jié)假日若營業(yè),會多收大概5%-15%的服務費。

乘巴士若付現(xiàn)金需支付6澳門元,但刷【澳門通】3元,學生澳門通1.5元,下車后,短時間內(nèi)再次坐車刷卡,不扣款,比香港公交費便宜很多,因為澳門是旅游城市,要讓游客便利到達游玩景點或賭場消費(你知道的太多了|?ω?`)。
澳門的車輛遇見行人,法律規(guī)定必須停車禮讓,經(jīng)常一整車著急上班上學的年輕人,等一個老奶奶慢悠悠走過馬路哈哈哈哈哈(′▽`)ノ?

澳門人出行一般會持張名為【澳門通】的卡,有點類似香港的八達通,可以在711充值,可以用于各種事情,坐車、超市購物、餐廳付款、711付款,還有一個澳門本地的線上app,可以用于商店、餐廳的支付。
我18-19年在澳門讀研時,很多店家、尤其是偏傳統(tǒng)的茶餐廳、店鋪,堅持收現(xiàn)金,還不支持線上支付,所以那些年還重溫了以現(xiàn)金支付為主的生活方式,
2021年再去澳門時,線上支付更普及啦,支持微信支付寶的店家越來越多啦,但還是有茶餐廳堅持只收現(xiàn)金,原汁原味,好!


本島大部分的住宅樓都有幾十年的悠久歷史,墻壁上有歲月的痕跡,幾代人都住在一套房子里。
之前有澳門本地人,向我介紹她小學時常去的小吃攤,二十多年還在,我作為北京孩子,對這種“一成不變”,還稍微有點羨慕。

澳門面積很小,但土地利用率很高,所以在澳門逛街時你不會覺得澳門很小,在這里生活一輩子也未必能探索完澳門。
普遍居民樓沒有小區(qū)花園,小朋友們放學后會在街道公共花園、廣場玩。?( 'ω' )??
澳門大部分居民樓集中在本島,有的街道的人行道可能只夠走一個人的,像迷宮一樣,幾百米的路也最好坐巴士,否則很難精準到達具體的店鋪。


離島就寬敞多了,新式的小區(qū)比例偏多,但依然鮮有小區(qū)花園,
氹仔島,也有老城區(qū),但總的來說街道相對本島寬敞,

路環(huán)島,則是充滿自然風光和尚未開發(fā)的區(qū)域,有不少葡式建筑和別墅小區(qū)。

澳門可以點外賣,有一內(nèi)地學生在澳門開發(fā)的外賣app,和數(shù)字支付一樣,很多店家并沒有選擇使用這項服務,依然堅持著電話點外賣的形式。(我讀研時麥當勞不能叫外賣= =)。


總得來說,有機會在澳門長期生活很難得,很多在澳門工作學習的人,住在隔壁珠海。
人們往往對澳門的刻板印象各種各樣,實際在澳門長期生活后,會對澳門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但我也一直覺得,我不需要100%去了解本地人眼中的澳門,只要認真感受我和澳門的故事就足夠了。?(?^o^?)?

之后,還有老歌迷們期待已久的【澳門·校園篇】、【澳門·游玩篇】,↑這就是我們學校邊上,有更“金光閃閃”的開闊風景和大家分享捏。
爭取明年要回澳門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