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86版《西游記》雜談:<序>
作者為虎撲?DionGlover
DionGlover的西游記雜談我最早是在B站up主:枉嘆人間? 上看的,可惜原作者沒有寫完,而且后半部分只剩下純文字版并要翻墻才能看了,所以我想把他的后半部分整理出來...
去年我把他寫的三國雜談?wù)砗昧?,西游雜談不知道能不能發(fā)出來...

下面是序言:
? ? ? ?央視《西游記》自81年立項至今,已走過了32個年頭;這些年中,《西游記》伴隨著這部電視劇的播出逐漸的走入了千家萬戶,其故事上至垂垂老朽,下到稚嫩孩童,未讀原著即知大略者逐年增多;本劇之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由此劇挑起興趣繼而大嚼原著者亦大有人在,但深讀之人卻不多,讀懂之人更少,為何??皆因本劇與小說差異太大所致…筆者曾親身體驗過心猿木母的難解,金丹腎水月門之迷路…但張書坤說的好:“通人讀書,只往通處解,所以愈讀愈明;不通人讀書,只往不通處解,所以愈讀愈不明?!蔽虻么酥械?,初解原著則不難矣…結(jié)合筆者對于本部電視劇制作流程的了解,遂有撰此雜談的打算…

? ? ? ?正如筆者第一二段所說,我并不想將原著強加于讀者和觀眾的心頭,萬般皆是西游,萬般皆有緣法;但是,本劇與原著之差異以及筆者對本劇改編的各種看法都會在雜談里面一一提出,某些段落可能過于辛辣,但僅為筆者一家之言…不可當真…
一、前11集相對后面14集的優(yōu)勢主要有幾大方面:
? ? ? ?先拍攝的十一集為《除妖烏雞國》-《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參果》-《禍起觀音院》-《猴王初問世》-《官封弼馬溫》-《大圣鬧天宮》-《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坎途逢三難》
? ? ? ?1. 劇集相對完整,有因有果:如《偷吃人參果》中劇情一直延伸到孫悟空鎮(zhèn)元子結(jié)拜;又如《禍起觀音院》中觀音最后警示猴子勿要人前斗富…
? ? ? ?2. 改編相對合理,較多的借鑒了民間各類文藝作品的精髓,而不是閉門造車:如《三打白骨精》中“惡徒不除,難取真經(jīng)”的佛旨,如《坎途逢三難》劇情的巧妙連接,如《計收豬八戒》中“豬八戒背媳婦”“地保搶親”等等精妙的加戲…?
? ? ? ?3. 化妝和置景相對嚴謹,出現(xiàn)穿幫較少…
? ? ? ?4. 四眾形象較為貼合原著:如猴子的紅臉雷公嘴,八戒的長椽大耳加背毛,還有汪唐僧的佛相以及對各種佛家禮儀的呈現(xiàn)…
? ? ? ?還聽到過一種流言(只是流言),貌似前十集里有大部分都拍了兩遍,摸索是個艱辛而且浪費的過程,這世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至于后14集的諸多問題,筆者會在雜談三四中再細細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guān)注…
? ? ? ?在更新正篇部分的雜談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本劇的通用片頭《云宮迅音》,此曲的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在84年下半年,因為前三集的片頭曲皆為試用版,而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則受到楊導(dǎo)青睞,于是她下定決心把整部劇集的音樂都包給了許閻二人組…那么老許的當務(wù)之急就是懸而未決的片頭曲…他在《敢問》中試用電音合成器成功之后,步伐更加大膽…歷經(jīng)半年之后,85年春天,被當代青年奉若神曲的《云宮迅音》橫空出世…那個時候《大圣鬧天宮》還未拍攝,但即便是這樣,楊導(dǎo)還是馬上就剪輯了已經(jīng)拍攝的精彩畫面,很快,初版片頭就問世了…
? ? ? ?初版片頭的精彩畫面主要來自于最早拍攝的幾個段落,如剛開始的白骨精變老嫗,龍宮奪寶,試播版的立帝貨,豬八戒搶親以及烏雞國猴獅對打的蹦床鏡頭;這一版片頭無論在配樂上,還是男女和聲的協(xié)調(diào)性上,都距離88年的最終版有一定差距,但這并不妨礙她成為很多人的初戀…
? ? ? ?87年底,楊導(dǎo)在25集基本拍攝完畢的前提下,僅用幾天的時間就減好了最終版片頭…時至今日,此片頭已經(jīng)流行了接近25年…
二、片頭的畫面出處整理如下:

























? ? ? ?總體來講,本版片頭剪輯和音樂的搭配簡直天衣無縫,隨著節(jié)奏的前進,每一幅畫面都恰到好處;不過相對而言,后14集中的鏡頭出現(xiàn)的并不多,而第三集的精彩畫面則占據(jù)了主要位置,倒也正好應(yīng)了《云宮迅音》的名頭…
三、片尾的畫面出處整理如下:
(后6集片尾加入新的景色,在第17集已總結(jié))








四、本劇的制作順序大略如下:
? ? ? ?81年底,央視副臺長洪天民,電視劇部主任阮若琳,王楓開啟《西游記》《紅樓夢》兩大名著的拍攝計劃,前者交給了電視劇部的導(dǎo)演王扶林,后者出人意料的交給了文藝部的楊潔…

? ? ? ?82年1月到6月,楊潔,王崇秋,李成儒等六人從東到西,從北到南,走完了全國,初步確定了本劇的取景地點,并且完成了相應(yīng)的協(xié)調(diào)工作…同時,中國京劇院的戴英祿,鄒憶青完成了30集的劇本初稿…?

? ? ? ?82年7月1日,試集《除妖烏雞國》開拍

? ? ? ?82年10月初,央視組織了吳祖光,謝添,鄭榕,袁世海,李萬春等各個方面的專家對試集做了評估,結(jié)果是滿意的,300萬前期資金開始投入…
? ? ? ?82年11月,正式開機;83年秋天,第一任唐僧汪粵離組,山東話劇團演員徐少華入組…?

? ? ? ?84年2月,《三打白骨精》和《計收豬八戒》制作完畢,于2月3日在央視播出,大受歡迎…86年就算是二次播放版了。
? ? ? ?86年春節(jié)期間,播出由《猴王初問世》到《三打白骨精》的前十集,外加試播版的第十三集《除妖烏雞國》…?

? ? ? ?86年拍攝了從《智激美猴王》到《孫猴巧行醫(yī)》的九集劇情(包括翻拍版除妖烏雞國),其中86年夏天拍攝《大戰(zhàn)紅孩兒》時,前期的300萬資金已經(jīng)用光;劇組演員李洪昌聯(lián)系到了中鐵十一局,其局座拍板,將下一批300萬送入劇組,成為后面所有劇集拍攝的契機;85年秋天徐少華離組,央視演員遲重瑞入組…
? ? ? ?87年春節(jié),《西游齊天樂》晚會播出…為后五集的拍攝制造聲勢…

? ? ? ?88年2月1日起,號稱全本缺五集的25集電視劇《西游記》正式播出…因資金原因沒有拍完的劇集為《險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遇阻獅駝嶺》《救難小兒城》和《收伏青牛怪》…
? ? ? ?至于1998年立項拍攝的《西游記續(xù)集》,因筆者精力有限,且個人不太喜歡,所以將不會在本雜談中作詳細點評(可能會在某些回目中提及)
? ? ? ?既然是按照拍攝順序編寫,筆者計劃將82年至84年份的試播三集首先合為一帖,86年播放的其他八集放在一處,同年的制作的8集是第三貼,而最后的5集則合成第四貼,逐步更新…
具體寫作順序:
雜談一:除妖烏雞國、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
雜談二(上):偷吃人參果、禍起觀音院、猴王初問世、官封弼馬溫、大圣鬧天宮
雜談二(下):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坎坷逢三難
智激美猴王
奪寶蓮花洞
大戰(zhàn)紅孩兒
渡脊關(guān):黑水河、斗法降三怪、通天河
道魔劫:青牛精、趣經(jīng)女兒國
陰陽論:真假美猴王、三調(diào)芭蕉扇
掃塔辨奇冤
誤入小雷音
豬八戒在小說中的外在形象分析
禪定污:蟒蛇精
孫猴巧行醫(yī)
錯墜盤絲洞
未佛皆魔(獅駝國SP上)
之后的西游雜談就此輟筆?。。?/span>
四探無底洞(注:此篇雜談作者為虎撲“第一勇士”)
五、特別鳴謝單位
特別鳴謝單位一:浙江新昌電冰箱廠其實就是小天鵝電冰箱廠的前身,是建國后的老牌國營企業(yè),90年代已轉(zhuǎn)賣別人,當年該廠為《西游記》提供了幾十萬的資金…
特別鳴謝單位二:中鐵十四局,是蜈蚣精李鴻昌老師拉來的贊助,后期的三百萬資金都是他們出的…
六、非幻即真之理 未佛皆魔之道:
? ? ? ?題跋自李評本之序,袁于令之妙筆: 文不幻不文,幻不極不幻。是知天下極幻之事,乃極真之事;極幻之理,乃極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為佛,未佛皆魔。魔與佛力齊而位逼,絲發(fā)之微,關(guān)頭匪細。摧挫之極,心性不驚。此《西游》之所以作也。說者以為寓五行生尅之理,玄門修煉之道。余謂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讀是書者,于其變化橫生之處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通不洽?而必問玄機于玉匱,探禪蘊于龍藏,乃始有得于心也哉?至于文章之妙,《西游》、《水滸》實并馳中原。今日雕空鑿影,畫脂鏤冰,嘔心瀝血,斷數(shù)莖髭而不得驚人只字者,何如此書駕虛游刃,洋洋灑灑數(shù)百萬言,而不復(fù)一境,不離本宗;日見聞之,厭飫不起;日誦讀之,穎悟自開也!故閑居之士,不可一日無此書。
? ? ? ?萬事有始有終,萬物皆從無到有…《西游》亦然,自大唐玄奘法師赴天竺禮佛論道;至有辯機《西域記》收錄之實;間雜宋遼夏元四代之雜劇,遂成明初之輪廓,乃至于嘉靖年間成書,萬歷年間新刻本誕世(世德堂現(xiàn)存本為萬歷新刻,如今西學(xué)界李安綱等人支持嘉靖舊刻一說,筆者會在后面的雜談提及),已是水到渠成,編纂者何也?為淮安射陽山人吳承恩乎?抑或游方僧客,七五閑人??皆未有定論…遑論西游衍生題材之變幻,未守世本之道,皆自由放蕩,各言其說;《豬八戒招親》《通天大圣過海記》皆非“西游”乎??謬也,生之于民,起之于民,始之于民,流至萬民,萬般不離其宗…佛即為魔,真即為幻;而諸般西游皆為西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