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光淵》更新的日子里
自從上個星期還是上上個星期連追八集真香了之后,一直期盼著、期盼著,直到一天幡然醒悟,哦,原來這劇的更新也是獨樹一幟的,下次更新遙遙無期,追劇追出了當年追廣播劇的氣質:沒有下一期,鴿了是正常的;一年半載出了下一期,感激涕零。
吐槽歸吐槽,在等更的日子里,還是很有意思的。回想起了當初在圖書館book sale上偶遇《默讀》,如獲至寶捧回家里。雖說P大的作品在心目中已經是神仙級別,期待很高的情況下,還是被驚艷了一把。網(wǎng)絡小說原來也可以寫得這么精巧。為名著致敬的同時,也覺得自己書讀得太少。原來愛讀書,也是對自己的一個誤解,回顧這么多年來,看的劇確實比讀得小說多。喜歡的體裁,由原來的僅限古裝,武俠仙俠為主,順利轉移到了現(xiàn)代甚至科幻世界。上一次這么上頭大概是《鎮(zhèn)魂》的時候。那之后接著的是《天涯客》的改編劇,之后發(fā)生的事,不知道是該懷疑世界,還是要重新認識世界,姑且不予評論。
等更的日子也是幸福的,懷揣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期待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和教練咨詢的時候,她提到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意念和行動會有一種近乎玄學的吸引力法則在里面。神奇地發(fā)現(xiàn),與優(yōu)秀的志趣相投的人遇到的機會指數(shù)級的增長。最近學到的就是,腦子里的點子多好都沒有用,要敢于開始和試錯。在做當中,摸索著怎么做。
上個星期因為工作的原因錄了一個兩分鐘的視頻。才感受到錄視頻原來是一個這么麻煩的事兒。先是要寫稿,先把能想到的所有的東西寫在文檔上,和頭兒討論該說什么,怎么說。討論之后,頭兒幫我寫稿,越貼近平時說話越好,同時自己也寫了一個會議總結。頭寫的稿子比自己寫的好的不是一個量級。語言不是自己的借口,看看人家的概括能力,講故事的能力。能把一個事兒說的有高大上又有立體感還親切。到了自己錄的時候,2分鐘的稿子,實在記不住,一半看提示,一半念,錄了10稿,光是錄,就花了大概三個鐘頭。這兩分鐘的視頻還只是錄視頻不用管剪輯,因為交了之后,工作上有專人幫著剪。這件事的感受是,許多事情要真正去做,才知道有多花時間、多不容易、差距在哪里,才能更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有好的內容出現(xiàn)的時候,常常抱著感恩的心情。
等更日子里有啟示的話:Just do it.
等更日子里的書單:《紅與黑》《愛書人》《寫作課》《Company of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