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學子詮釋擔當,"疫"不容辭志愿家鄉(xiāng)
慈善公益報-公益在線(公益記者:鄭金祥 孫凡方)通河訊:在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中,通河縣返鄉(xiāng)大學生、高初中生志愿者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他們逆行而上,在過去的兩年中,多次涌現(xiàn)他們的身影,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青少年的使命與擔當,映射出志愿精神炫麗風采。積極申請“志愿出征”,讓志愿服務的旗幟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高高飄揚。他們用實際行動發(fā)揚志愿精神,傳播正能量,傳遞社會責任,為奪取疫情防控斗爭勝利做著自己應有的貢獻!

多次參加志愿服務的返鄉(xiāng)大學生謝雨哲說,“為家鄉(xiāng)志愿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社會責任感,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為我們的大學生活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能為家鄉(xiāng)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覺得非常驕傲。希望我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在新的一年里越來越好,我們一定可以戰(zhàn)勝疫情!”

小學生潘思羽也是多次參加志愿服務,她是志愿者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當問到她為什么要參加志愿活動中來,她開心地說到,“我爸爸是志愿者,他經(jīng)常出去參加一些正能量的事情,身邊的人都夸贊他,我也希望成為他一樣的人”。

青少年志愿服務是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一種方式,是傳遞愛心,播種希望的過程。對被服務對象而言,它是感受社會關懷,獲得社會認同的一次機會。對社會而言,它是提升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塊基石。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發(fā)展,精神和心靈得到了滿足。志愿服務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樂人”,也“樂己”。所以,志愿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