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6 標準答案
慚愧感、負罪感、責任感、無力感。
若想要更快地成長,任何情況下都不該回避問題,任何問題都是對自我的補足。
看似缺點的特質其實并非是缺點,只是沒有成熟,沒有得到正確的使用,你不得不去試錯,深刻地試錯,然后理解正確的做法。
人的高效合作必然要建立在相信之上,若是相信的結果無法滿足高效合作的條件,那么必然會使得合作崩潰,只能降級無法相信的對象。
正確的反饋對雙方都有益處。
如果一個目標之后沒有更高的目標,那么想要實現(xiàn)當前的目標會出現(xiàn)更多障礙。
我再度意識到,日記是給我自己看的,無需他人是否可以看懂,但如果能夠看懂,我會很高興,但也僅此而已。
對于過去的解讀,我時時在更新,不是基于證實性偏見,而是在恢復更廣闊的視野后,更完整地認識過去的每一個選擇,那些選擇,都是如此深思熟慮。
體力耗盡前,我要看到盡可能有趣的光景。
我注定無法被世俗化。
感到可惜的事情有很多,之所以可惜,都是因為失敗,而失敗,是寶貴的經(jīng)驗。
理解他人的感受,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狹隘,狹隘產(chǎn)生自大。
理解是如此重要。
我始終在追求這樣一種品質。
人不會因為理解他人,而變得弱小。
所有人,都在理解中成長。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我之所以寫下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扔掉。
我知道了,所以扔掉。
我仍然是我,沒有改變過。
不論我成為什么樣的人,都只不過是表現(xiàn)形式,內(nèi)核的我,從未改變過。
我只是知道了,做過了,認識了,理解了。
實際上,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懂得了一切。
從一開始就知道標準答案的我,只是想要回到這樣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終于是實現(xiàn)了。
今后的路,還有得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