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ity Walking到Fast Hiking是運動細(xì)分還是能力不行?

最近,資深跑友和一些越野圈的老驢有些慌亂,因為他們接觸到了一些新的詞匯,比如CW、CR、FH等等。
當(dāng)他們還沉浸在周末LSD的喜悅里,隔壁卻有人發(fā)了一條“GD(Gap day)的CW(City walk)”好快樂的時候。
他們是懵逼的,回想自己跑馬多年,縱使PB、CP點這些黑話早就爛熟于心,看到前述詞匯還是眼前一黑,WTF,這是什么???


對于跑馬選手來講,LSD、PB、T配速…這些專業(yè)名詞早已信手拈來,運用起來也是爐火純青,在和其他跑友的交流中,也是游刃有余。
這些不算深刻的跑圈黑話像是一條跑圈護城河,把普通愛好者和跑步積極分子分割開來。雖說不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對新人而言,也要研究研究才可以加入討論。就好比,聊天,想約跑,你也得先加入跑團一樣。
對于越野老鳥來說,他們在追求FKT的道路上無法自拔。然而,突然出現(xiàn)的City Walk,卻讓兩波人都沉默了。什么是City Walk?什么是City Runner?什么又是Fast Hiking?

僅從字面上看,City Walk就是在城市里散步,北方那邊一般管這種行為叫“gai溜子”。而至于Fast hiking,直譯為快速徒步,不過早年間,人們更喜歡稱之為春游或者踏青或者爬山。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City Walker還是City Runner亦或是Fast Hiker,裝備上一定要講究。前兩者主打的就是一個精致,其中以薩洛蒙,On跑,巴塔哥尼亞,The North Face為主,并時不時混入少量的始祖鳥以及Nike ACG系列。同時,一些國外冷門品牌也逐步進入他們視野,比如:Norda或者是Ciele??傊?,如果不看配速,一般人還真的容易被他們的陣勢唬住,然而裝備可以掩飾的問題,膚色會暴露出來。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我一個跑友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這個一天三頓沙縣小吃的也可以算做是Urban Foodies(都市美食家)。與此同時,另一位有超過10雙碳板跑鞋的跑友也悄悄把自己的簡介中加了一項:Veteran Running Shoe Enthusiast。他補充到,我么,裝備趕超奧賽水平,身體毫無訓(xùn)練痕跡。而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隔壁練其他小項目的人不得不感嘆到:還是你們跑步門檻低?。?/p>


事實上,這些City Walker、City Runner以及Fast Hiker并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們也是有苦難言。其中一位就表示:單休我們都說成Gap day了,那逛個街說成City Walk也不為過吧。然而,世界那么大,工作放不下。我們也是苦中作樂。
還有一位表示:你說我裝備黨,但是薩洛蒙、On跑是我們買得起的為數(shù)不多的小眾精致,我也總不能買雙巴黎世家的跑鞋跑全馬吧?一方面是沒那個錢,二一個是也沒那個實力。姑且把這些產(chǎn)品理解為我們貧瘠精神世界里的億點點小的慰藉吧,就好比,既然你都知道茴香豆的茴的幾種寫法,那就讓我們再來一碗酒吧。

第三位City Walker舉雙手贊同,她說:不是我們跑不到4分配速,是我們害怕在Gap day用4分配速跑了10公里之后,Gap day變成Gap下半生了。畢竟,當(dāng)前這個工作強度,就像是24h在擼鐵,你問我為什么,那是因為我有鋼鐵般的意志!
Fast Hiker也有話說,從露營開始,你們就說我們搞小資,現(xiàn)在給自己上了點強度你們還說我們偽精致。我承認(rèn),我們和老鳥的差距就好比我們開的是特斯拉,而他們開的是雙油箱的陸巡一樣,我指的續(xù)航。但是,我們也在走出舒適區(qū)。畢竟,山里的環(huán)境,總歸是比營地惡劣一些的么。


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本意是形容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而今,放在City Walker和原教旨主義跑者身上也是如此。都有從慢到快的進步,也都有從追求速度到逐漸釋懷佛系的過程,無論什么時候,能動起來,就是生命的綻放。
老鳥們動輒百公里的越野在探索自然的同時何嘗不是一種逃避,而Fast Hiker的一次次拉練在某個角度看,又何嘗不是一種挑戰(zhàn)。畢竟,與人和解,與自己和解,都是我們成長(妥協(xié))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