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吧你!這檔寶藏美食綜藝不該被埋沒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你有多久沒看到一檔「廚師真人在線PK」的綜藝了?
無論是央視的《廚王爭霸》還是TVB的《美女廚房》,都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
而如今的「美食綜藝」呢?大多是明星做菜的真人秀罷了。
當然了,我倒不是說現(xiàn)在的美食綜藝不好。
只是我偶爾還會懷念當年在電視上,看兩邊大廚斗法的日子。
令我沒想到的是,最近還真有一檔綜藝,專門就講主廚,而且是「新生代」主廚間的比拼。
這檔綜藝就是《主廚的榮耀》。
首先是這檔綜藝的評委,把我吸引住了。
北京大董烤鴨創(chuàng)始人,董振祥。
不僅是中國意境菜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也是中國特級烹飪大師。
香港好酒好蔡創(chuàng)始人,蔡昊。
我對他會更了解一些。
由他創(chuàng)辦的私廚“好酒好蔡”,不僅是米其林推薦餐廳,斬獲國內外眾多大獎。
眾多香港藝人還是他的座上賓,對他的菜品贊不絕口。
新榮記創(chuàng)始人,張勇。
他的新榮記連續(xù)兩年獲得了北京米其林三星,是國內唯一一家蟬聯(lián)米其林三星的餐廳。
貼他們的履歷出來,倒不是要證明他們有多牛逼。
只是我覺得這三位也算是業(yè)界的翹楚了,在美食界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由他們來做評委,至少節(jié)目組是用心的,有態(tài)度的。
那么選手呢?同樣來頭也不小。
毛鑫,加拿大美食綜藝《Top chief》唯一參賽的中國人:
趙丹,上海東方衛(wèi)視《頂級廚師》全國總冠軍:
周小粉,國際西餐金牌教練。
第25屆奧林匹克烹飪大賽個人賽金獎:
賽制也很簡單,就是我們熟悉的選秀賽制:
廚師間1v1,三位評委試吃后選人,來組建自己的“戰(zhàn)隊”。
而在選手分組對決的這塊,也能看出節(jié)目組的用心。
王浩然VS朱葉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同門師姐弟之間的對決:
毛鑫VS味之力
中國的毛鑫用「中餐的方式做西餐」;
而外國的味之力用「西餐的方式做中餐」:
正因為從評委到選手,基本都是素人,因此他們吐槽起同行來,話語也是格外辛辣。
像三個評委,如果吃到自己不滿意的食物,那嫌棄的表情是不會去遮掩的:
批評的語言也會非常直接。
比如其中一位選手選擇用“畫畫”的方式來呈現(xiàn)一道菜品。
原本用繪畫的方式去呈現(xiàn)一道菜品,是極具創(chuàng)意的。
可問題是廚師畫得也太難看了…
讓我們看看這位廚師在“作畫”時,蔡昊的表情:
三個評委不僅拒絕簽單(也就是拒絕pick這位選手):
而且還用較為尖銳的話去批評這位廚師。
“我覺得你不去做畫家,太可惜了,不應該做廚師?!?/p>
“這么好的一個顏色跟技巧,干嘛不去做畫家來做餐飲?”
“這樣做菜而且這么浪費,到底來呈現(xiàn)什么東西?”
而選手吐槽起選手來,也是不講情面。
還是這位“畫家”廚師,讓我們看看選手是如何吐槽的。
“這都是在哪找的一堆神仙?”
“搞那么多,然后搞到很惡心的感覺?!?/p>
“亂糟糟的,真的別畫了,留點白吧。”
當然了,辛辣的吐槽只是一個節(jié)目的調味品。
《主廚的榮耀》最令我難忘的,是它的專業(yè)性。
在這檔綜藝中,你能學到許多烹飪有關的知識。
比如,盤子是冷的話,肉放上去很快就會冷,這也是所謂的“西餐大忌”。
為了保持肉的溫度,最好先熱一熱盤子:
又比如,兔肉被譽為“葷中之素”。
是所有肉類中脂肪含量數(shù)一數(shù)二低的,因此味道會很柴,烹飪時要多加注意:
鵝肝/鴨肝一般是煎或者烤,最好不要直接放進水里煮,會將脂肪煮走,使整塊肝又老又柴:
節(jié)目中不斷聽評委和選手輸出干貨,是我看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樂趣之一。
當然了,評委并非100%正確,整個綜藝的爭議點還是存在的。
第一集最具爭議的地方,發(fā)生在最后一組對決。
由“火爆菜掌門人”劉方明對陣“西餐金牌教練”郭小粉:
所謂的火爆菜,其實就是我們在餐館中隨處可見的一些家常小炒菜。
其精髓就在于大火爆炒:
最終做出一道“火爆黃喉”,技驚四座:
而郭小粉呢?
她攜帶了70多把刀具前來比賽。
切魚,就要用專門剔骨的魚刀:
切蔬菜,就要用專門切菜的菜刀:
在她接受的教育里,做菜的每一個步驟都有統(tǒng)一的標準。
做菜時,不能逾越雷池半步。
最終她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出了六道西餐,獲得了滿堂喝彩:
說白了,劉方明和郭小粉相比:
一個是從未系統(tǒng)接受過廚師教育的“自由派”;
一個是按部就班,每次落刀都有章法的“學院派”。
郭小粉的廚藝獲得了許多選手的稱贊:
甚至有廚師認為,如果按國際比賽的評判標準,郭小粉的作品去哪都是金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位評委居然都把票投給了“火爆黃喉”:
對于為什么不投郭小粉的西餐,董振祥評價道:“我覺得這道菜沒有定義行業(yè)標準”。
而郭勇則評價道:
“很難看出真正的亮點在哪里?!?/strong>
這也讓部分選手,尤其是做西餐的選手,感到十分不滿。
“郭小粉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出六道菜,居然輸給了一菜一湯?”
說到底,這其實是一個“評判標準”的問題。
如果用比賽的標準去評判二人,那么顯然是郭小粉獲勝。
如果是從味道、實用性、以及整個餐飲趨勢來看,那就是劉方明更勝一籌。
畢竟三位評委都有自己的餐館,他們更看重的,明顯是“一道菜受不受顧客歡迎”,而不是“一道菜標不標準?!?/p>
但正因為這些碰撞和摩擦,才讓我對這個節(jié)目更有興趣。
目前來看,《主廚的榮耀》兼具干貨和看點,我覺得還是值得大家一看的。
雖然因為流量明星的缺位(只有主持人是孔雪兒),這檔綜藝并沒有多少人關注。
但我真的覺得,它真的不該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