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小學生的不止有孤勇者,還有奧特曼卡片
文/天語
就在前幾天,我寫過一篇關(guān)于奧特曼IP手游《奧特曼:集結(jié)》的文章,無奈本人對于奧特曼實在是不夠精通,怕有所疏漏,故而文章只是略微提及,在文章最后我分享了關(guān)于一種名為“奧特曼卡片”的新聞。

至少在寫文章的當時,我還以為這只是一個兒童向玩具,與熊出沒汪汪隊沒什么太大區(qū)別。

但正如那句古話——“無巧不成書”,當我尋找下一篇文章的素材,順帶出門倒個垃圾時,剛好撞見家門口往常跑跑跳跳的小朋友們不知道從哪里搬來了一張桌子,在上面鋪了一張紙,用一些描繪著奧特曼與怪獸形象的卡片在上面“排兵布陣”。

這場景瞬間勾起了我的回憶,小時候和朋友一起玩“游戲王”的時候也是如此,不過當年的我并沒有這張描繪場地印刷規(guī)則的墊紙,規(guī)則全靠口口相傳,甚至還鬧出了不少“村規(guī)”的笑話(例如速攻魔法與通常魔法的釋放時機之類的)。

當我從回憶中出來,小朋友們的戰(zhàn)斗也接近尾聲,其中一名小朋友用塞羅奧特曼的一發(fā)攻擊干掉了對手,看到他本人也擺出動作釋放光線的同時,除了感嘆“年輕真好”外,我突然反應過來——這個奧特曼卡牌居然能對戰(zhàn)??
在這里,我給一些可能對卡牌對戰(zhàn)并不了解的觀眾姥爺們介紹下這“對戰(zhàn)”二字其中的門道。“用卡牌對戰(zhàn)”也就是TCG(Trading card game)游戲,又稱集換式卡牌游戲,顧名思義,這類游戲以收集卡牌為基礎,玩家需要通過正版渠道購買官方出品的隨機卡牌包來收集卡牌,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與策略組建卡組,最后通過卡牌的攻防數(shù)據(jù)與技能效果結(jié)合游戲規(guī)則與其他玩家對戰(zhàn)。代表游戲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游戲王,還有萬智牌,寶可夢卡牌等。


看來我的確是與小朋友這一群體脫節(jié)許久,恰逢小學生放學的時間,我直奔校門口的小賣部,決定在這里搞點小朋友們手里的卡牌。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前往的幾個小學附近的店要么是“賣完了”,要么是“暫時沒貨”,在其中的一家店買了瓶水后老板閑聊中,老板提了一嘴“最近這個東西管的比較嚴”,在說出這句話后瞄了眼我(筆者比較高而且壯實),隨后表示“你問這么多干什么”,隨即我就被“勸離”了。

聯(lián)系到上圖中學校附近的警察叔叔大本營,無論老板是不是誤會了什么,“奧特曼卡片”在商店老板眼里作為一個“玩具”商品最近卷入了不小的風波的確是不爭的事實,這點我們之后再敘。
出師不利的我求助同事群,得到建議后在文具店的外賣上下了一筆訂單(文具店里買玩具這一點這么多年也沒變)。

“買最貴的”
終于,費了一下午的勁,我終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奧特曼卡片,看著包裝袋上面印刷的“55周年”以及卡片印刷方“卡游”和奧特曼中國版權(quán)方“新創(chuàng)華”等標志,放心的我開始和同事一起愉快開包,不得不說這種“盲盒式”的卡包設計包含的刺激感對哪個年齡層都是通用的。

看來我們的運氣還算不錯,最終開包的結(jié)果以一張很稀有的CR稀有級別的“阿古茹奧特曼”以及其他一些UR、SSR卡片結(jié)束,我也打開交易APP搜索了下這張卡片的價格——沒錯,這幾乎是TCG游戲玩家獨有的“癖好”,“集換式”卡牌游戲,購買卡包開卡最多算是里面的“集”,而“換”指得自然是玩家間的以卡易卡,或是單純的用金錢購買。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但開出這張卡的游俠編輯:“這玩意竟然真能賣錢!”
我短暫的“市場調(diào)研”到此結(jié)束了,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偟目磥?,除了“開卡包”與“對戰(zhàn)”這兩個并不算出眾的賣點外,這個奧特曼卡牌風靡小朋友之間的魅力在哪?小賣部老板所說的“風波”又是什么?針對這倆問題,我花了兩天時間來尋求一個答案。
這件事可能還要從奧特曼開始說起。
相信許多人同我一樣也是通過2004年引進的迪迦奧特曼開始迷上這個保護地球的英雄,其男主角圓大古也因此成為全國人民們心目中的超人英雄之一。在這之后,奧特曼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越來越好,成為了幾代人的童年,哪怕最近也能聽見小朋友在討論最新一部的特利迦奧特曼。


有著如此知名的IP,直接導致了市場上奧特曼玩具的盛況:“給侄女買芭比娃娃,給侄子買奧特曼”,雖然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有些性別間的刻板印象,但足以證明奧特曼玩具在小朋友間的盛行,即便拿近幾年來說,淘寶上奧特曼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銷量依舊居高不下。

而卡牌這種玩具還有著“方便攜帶”的優(yōu)點——畢竟在書包里藏幾張卡片比藏一個模型要容易得多,而且在小朋友的社交圈子里,“我有這張卡”“這張卡我也有”“我這張攻擊力比你高”的互動也要比單純的舞動模型來的更加直觀,更何況奧特曼卡牌還可以對戰(zhàn),如果嘴上分不出高下還可以來上一場決斗,某種程度上來說,有著如此多優(yōu)勢的奧特曼卡牌流行在小朋友群體可以說再正常不過。

但不少家長也提出了問題,這也是前文中商店老板所提到的“風波”,那就是作為玩具,奧特曼卡牌的消費有點“太高了”。
從一元一包的卡包開始,到小朋友口中的“兩元包”“五元包”甚至是“十元包”,隨著價錢的上漲卡包內(nèi)稀有卡片的“爆率”也會提升,不少小朋友在購買一元包開不出心儀的卡片后,纏著家長購買更貴的一檔卡包,而且奧特曼卡片還會隨著版本更新,如果繼續(xù)游玩需要持續(xù)的購買,例如我開的這款就是55周年紀念卡包,里面必定包含一張SR級別的卡片。



帶有些許“賭博”概念的奧特曼卡包讓不少家長拒絕孩子游玩,但小朋友的自控力與“開卡包”這一行為的“成癮性”卻不一定能順家長的心,于是各種有關(guān)于小朋友非正常方式購買奧特曼卡牌的事件應之而生,不少官方性質(zhì)的媒體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奧特曼卡片儼然成為新一代的“武俠小說”“網(wǎng)絡游戲”。

家長要求退款引發(fā)社會討論
以個人之見,“對戰(zhàn)卡牌”這種玩具嚴格意義上來說比起擺著生灰的玩具模型來說有著更為優(yōu)秀的“交際”屬性,而且計算時還需要一些基礎的算術(shù)能力,作為“玩具”的層面來說不能算是一無是處。
當一款玩具成為小朋友間的“交際門檻”,如何平衡購買玩具帶來的經(jīng)濟問題和孩子成長期間日益增長的攀比心成為了家長們最新面臨的難題,但這種事引導很明顯要好過“一刀切”,沒了“奧特曼卡牌”,還會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卡牌”,我們也能很清楚的從官方的態(tài)度中看出,目前正在積極尋找其中的平衡,但這仍需大家共同努力,不在一朝一夕。
不知道這件事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