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宅在家,越像無家可歸

我一個非常宅的人,相對于外面的世界,我更喜歡待在一個密不透風的小房間中,我喜歡將自己的房間塞滿個人物品,越擁擠越好,這樣會給我十足的安全感!
我現(xiàn)在合租的就是一個陰面狹小的房間,里面有一張床、一個書桌、一個衣柜,空間只容一個人走來走去,除了不便于晾曬衣服,其他簡直就是我夢想房間的標配。

相對于明亮寬敞的房間,小房間似乎是給予我自由的地方,我可以在“我的地方”做我喜歡的事情,而沒有處于透明盒子中的窒息感。
我害怕陽光,與其說是陽光,不如說是害怕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線之中,人們的眼神就像是一個個監(jiān)控,我會害怕的四肢不協(xié)調(diào)、害怕的語無倫次、害怕的低下頭...
因為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huán)境中,從小就是看人臉色說話、做事,小心翼翼的維護自己的尊嚴,只有在夜晚,全都被黑色的夜幕籠罩的時候,我才可以做回自己,嫌棄的眼光不見了、刺耳的罵聲消失了、差別的待遇也看不見了,所以我喜歡黑暗,就像“見不得光”的人生一般。

之前與家人住在一起,絲毫體會不到“家”的溫暖,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個住處,精神處于一個隨時緊繃的狀態(tài),別人會說你家真和睦??!用你評價嗎?我們已經(jīng)扮演幾十年的家人了,豈會讓你一個外人發(fā)現(xiàn)。
盡管狹小、陰暗的房間給我了安全感,但是每當我宅在家里的時候,我就越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有時候父母一左一右的坐在我身邊,我卻那么孤獨。
仿佛只有我一個人站在對岸,而對面卻是一個熱鬧的市集,我大聲呼喊,對面的人卻聽不到;我想要走向他們,可是我的雙腳用不上力氣;我好想讓他們看到我,而我的眼睛卻睜不開,慢慢地我失去了聽覺、視覺、觸覺,與大家的距離越來越遠。

關(guān)閉手機的音樂,房間里靜悄悄的,可以聽到我的心跳聲,我打開窗,外面的人在寒暄聊天,他們好快樂??!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我特別希望能夠有一個粘人且鬧騰的家伙,每天來找我跟他出去玩。我嘴上拒絕,他卻可以聽懂我的潛臺詞,繼續(xù)拉著我的手,一起走向陽光,一起走向人群。
小女孩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從我的窗前路過,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已經(jīng)記不清有多久沒有喊過爸爸媽媽了,小女孩一定很開心吧,處于陽光下的她真是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