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文學古籍緣起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一、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的內容,民族的形式。我們要建設新的社會主義文化,就必須批判地繼承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建設也無例外。
二、重印文學古籍就是基於上述這個認識進行的。其目的在於供給古典文學愛好者、文藝工作者、高中以上學校文學教育工作者和古典文學研究工作者以閱讀、參考和研究的便利;為整理與繼承文學遺產準備條件;使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因獲得更豐富的營養(yǎng)而迅速成長起來。
三、重印文學古籍的工作,和為普及古典文學而著重於編選、注釋和批判的整理工作有所不同。重印工作只著重於書籍的選擇、版本的審定、斷句和校勘等的加工,對於原文,一般不作任何刪改。
四、重印文學古籍的範圍,以『五四』以前的著作為限;已經(jīng)出版的現(xiàn)代人所編選和校注的古人著作,確於研習古典文學有幫助者,亦可選擇重印。文學古籍選擇的標準有三:
(一)流傳最廣而為世人所熟知的優(yōu)秀作家的專集或別集,優(yōu)秀的選集或總集;
(二)能代表一時代文學的特色和流派、能反映一時代的社會面貌與人民生活的各種著作;
(三)具有參考、研究價值,而流傳極少的孤本和珍本。
五、版本的選擇也有三個標準:
(一)校注簡明、扼要而能解決疑難者;
(二)歷來讀者都認為校注精確者;
(三)校注廣徵博引而有參考價值者。有多種注本的重要古籍,還擬選擇其較好者數(shù)種同時印行,以資參證。沒有注本的,就根據(jù)最早的刻本或精刻本重印。
六、重印的專集、別集和選集、總集,其內容不免有重複之處。因從專集、別集可以看出各個作家的特色及其成就,而從選集、總集亦可窺見某一時代文學的主潮或某種文體的流變,兩者各有一定的意義,不應有所偏廢。但宋、元以來,個人別集在文學上的地位,因話本、戲曲、小說等盛行而相對地減低,故以後者為刊印重點,並將儘量按時代或類別編為各種叢書。
七、重印各書將酌附校勘記,並選擇比較好的作家傳記、年譜、評介文章等作為附冊印行。
八、刊行辦法以排印為主,亦可採用影印(以孤本珍本為限),舊紙型之已斷句者,也將選擇利用。各書格式儘可能求其一致;專供圖書館和專家用的影印本擬用線裝;純屬研究性質的書籍,不廣泛發(fā)行。
九、刊行文學古籍工作,本社極少經(jīng)驗,調查研究及各項準備工作又非常不夠,工作中的缺點一定很多,希望讀者和專家們隨時指教,使這項工作得以逐步改進,達到較為完善的地步。
文學古籍刊行社
一九五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