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歷史】中國歷史要籍選讀!

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復習資料上冊
第一部分
1.《尚書》今古文之爭《古文尚書》:《漢書·藝文志》:“《古文尚書》者處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于是懼,乃止不壞??装矅?,孔子后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這段話說明,所謂《古文尚書》,就是得自孔子壁中的《尚書》,以其用古字寫成,故稱《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在漢武帝時,雖然未列于學官,但在當時就已私下在傳授,而且世代相傳,并未中斷。在東漢時期,古文經(jīng)學盛行,賈逵所傳授的《古文尚書》,據(jù)清代學者考證,即使孔安國所傳授的《古文尚書》。班固說:“司馬遷曾從安國問故,遷書載《堯典》、《禹貢》、《洪范》、《微子》、《金滕》諸篇,多古文說(《漢書·儒林傳》)?!笨梢姟豆盼纳袝肥钦妗渡袝罚抉R遷不但見過,而且還采入了《史記》?!妒酚洝凡捎谩渡袝?,有的地方是采用《今文》說,有的地方是采用的《古文》說。《今文尚書》:今文傳自伏生。伏生,濟南人,故秦博士,專治《尚書》。漢文帝欲召請他,此時他年已九十余,老不能行,故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尚書》。伏生原有《尚書》,因秦焚書,故將《尚書》壁藏了起來。以后,他流亡在外。漢高祖平定天下以后,他回到家鄉(xiāng),求其所藏《尚書》,亡數(shù)十篇,只得二十九篇(其中一篇是《書序》,依清人朱彝尊說,見朱著《經(jīng)義考》卷七三·七四),即以教于齊、魯之間,使《尚書》得以廣泛傳布。由于伏生所傳《尚書》是用當時通行文字即隸書寫成,所以叫《今文尚書》。
《今文尚書》首由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以后世代相傳,而有歐陽之學與大小夏侯之學三家。除《書序》一篇以外,《今文尚書》實際上只有二十八篇,大部分都經(jīng)司馬遷采入了《史記》。從文辭來看,它雖然是用漢代通行隸書寫成,但辭多艱澀,詰屈聱牙,義奧難懂,與商、周以后文辭迥然不同,可見其真實性,所以《今文尚書》是真《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