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荷消夏
盛夏雨水很足,植物在瘋長,濃蔭覆窗,觸目皆綠。蟄伏在家,像一首徐志摩的詩,我們的小園庭,有時蕩漾著無限溫柔;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淡描著依稀的夢景;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沉浸在快樂之中…… 晚風引微涼,人立于小園庭,無異于投放進一枚誘餌,晝伏夜出的蚊子開始活動,嗡嗡之聲不絕于耳,夏蚊成雷成了最惱人的事。 忽而憶起沈復的趣事,幼時的沈復頗為可愛,他將蚊子比擬成群鶴舞空,仰首觀看成千上百的“仙鶴”,脖子都為之僵硬 。還將蚊子留在蚊帳之內(nèi),再慢慢地朝它們噴煙霧,如鶴唳云端,騰云駕霧。別人避之不及的,他卻以此為樂。 長夏無事,怎生消遣?養(yǎng)得一甕荷,尚未含苞,只有柔莖托著幾片荷葉,漂浮如青錢。初移來的葉子漸次枯萎,又抽出了新葉。游大觀園時賈寶玉要將枯荷拔去,林黛玉說最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只喜歡他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于是救了荷葉一命。母親也要將有礙觀瞻的荷葉拔去,我說與母親聽,索性就留了下來。 驟雨打荷,瓊珠飛濺,聽雨聲敲成夏韻。荷葉下有小鯉魚在乘涼,時而躍出水面,唼喋作響。幾條鯉魚是愛釣魚的大伯送來的,正好相映成趣。很喜歡李商隱另一首寫荷花的詩,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生長任由它們的天性,以一種完全自然的狀態(tài)存在。 夏天炎暑蒸人,似乎沒有春秋宜人,卻也有它的好處。這些日子是松弛的,常令我忘記了時間,不知今夕何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