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那個頭戴設備要減產,2萬多的定價支配了它的命運?
前段時間,蘋果帶來頭顯設備Vision Pro,新品話題熱度很高,不過網友的評論褒貶不一呈兩極分發(fā)。認同的一方覺得蘋果Vision Pro脫離出以往VR/AR設備的框架,玩法功能都有創(chuàng)新性;而反對的一方覺得Vision Pro體驗不夠完善,比如重量過重,使用場景受限;畫質與延遲較高等等。

網友的不同意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Vision Pro走向消費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于新品類初代產品而言,蘋果這款MR 頭顯具有實驗性質,不低的定價也足以“說服”普通消費者不要輕易嘗鮮。(Vision Pro定價3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25331元)。
而蘋果似乎也關注到用戶的憂慮,據金融時報透露,蘋果已被迫大幅下調 MR 頭顯 Vision Pro 的產量預期。據稱,蘋果只計劃在 2024 年生產不到 40 萬臺 Vision Pro,而此前這一目標是100萬臺。

蘋果原本對這款產品寄予厚望,為Vision Pro定制獨特的雙芯片設計,并設計了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搭載超高分辨率顯示系統(tǒng),以期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蘋果還為它開發(fā)了一套專屬交互模式,用戶無需使用額外配件,只用眼睛和雙手捏合就能操作APP。
即便如此,Vision Pro的前途仍是一個未知數。當理想照進現實,我們才能了解到二者之間的差距。除了高昂的售價能否被市場接受這一現實問題,蘋果還需要解決樣品和量產之間的差距,初代產品不可避免地需要經過一段痛苦的磨合期。

而更重要的是,Vision Pro目前缺乏內容生態(tài),從搶先體驗用戶的分享來看,它的能力范圍非常局限且場景也被約束。畢竟正常用戶買它不僅僅只是為了嘗鮮,定價3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25331元)的產品多少需要發(fā)揮一些生產力價值或者娛樂價值。如果買來玩兩天就讓失去了新鮮感,那么這個高昂的產品,只會勸退現有的以及潛在的客戶。綜上幾點,Vision Pro量產目標仍有下調的空間,畢竟頭顯設備不像手機是必需品,大家好奇有余,購買動力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