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縫合BMP-1K步兵戰(zhàn)車和繳獲的2S9自行迫擊炮炮塔
消息出處:
https://www.armyrecognition.com/ukraine_-_russia_conflict_war_2022/ukrainian_army_uses_new_120mm_self-propelled_mortar_carrier_vehicles_to_fight_russian_troops.html
2022年12月28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臉書賬號上發(fā)布了一張照片,顯示了謝佩蒂夫卡軍械修理廠將繳獲的2S9 NONA 120毫米自行迫擊炮的炮塔安裝到BMP-1K指揮型步兵戰(zhàn)車的底盤上。



2S9是蘇聯(lián)在1981年服役的空降自行迫擊炮,鋁制車體基于BTR-D空降裝甲輸送車的底盤,具備兩棲能力,車尾有2個噴水推進器。乘員四人,分別為駕駛員、車長、炮長和裝填手,車內(nèi)劃分為指揮艙、作戰(zhàn)艙和發(fā)動機艙。

2S9采用焊接的鋁制雙人炮塔,內(nèi)有炮長和裝填手,正面裝甲厚度為16毫米。炮塔左右各可旋轉35o,火炮上下俯仰-4°至+80°。2A51迫榴炮可發(fā)射高爆彈、白磷彈、煙霧彈以及KM-8 Gran激光制導炮彈,發(fā)射標準高爆彈的最大射程為8,800米,發(fā)射火箭助推榴彈則增加到13,000米,射速6-8發(fā)/分。
BMP-1K又名Ob'yekt 773,字母K的意思是“命令”。其于1972年開發(fā),1973年生產(chǎn)。修改了作戰(zhàn)艙,得以容納桌子和作戰(zhàn)地圖板,有3個軍官座椅和一根額外的天線。增加了R-123M和R-111無線電,以及一臺GPK-69導航設備。除了左后門和潛望鏡上的射擊孔,其他射擊孔都封死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