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和真武湯的利水區(qū)別。陽氣之本性是上升,陽氣要下降入陰位而行成坎陽,那么陽氣
2022-03-06 18:48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五苓散和真武湯的利水區(qū)別。陽氣之本性是上升,陽氣要下降入陰位而行成坎陽,那么陽氣就要附著在水陰的下降而下降,通過水陰的下降來輸送陽氣下降入陰位入腎。
當水的通道受邪熱,水下降受阻,此名水逆。水逆亦會引發(fā)吸附于水的陽氣上逆,此陽浮于表即發(fā)熱。此陽與離陰作用即為汗,此類發(fā)熱汗出的本源是水道受邪熱阻塞了水的下降。此即是五苓散的陰陽原理。
如果是血道受邪熱,此即為血淤。血淤癥亦有發(fā)熱汗出,其理與水一樣。0
兩者之區(qū)別水在表,而血在里。表為陽而里為陰。背為陽而胸為陰。因此五苓散癥之汗當在背部和頭面。血淤癥之汗當在胸腹。前數(shù)日治慈航之胸汗如水流,即用血府和膈下逐淤湯服之而胸汗止。
真武湯:陰之本性是沉降,陰位的陰要上升到達陽位而成離陰。那就需要有氣有風去推動陰上行。如果陰位的陰受寒凝,那么上升推力不足,那么會導致陽位陰不足。真武湯之附子即去陰之寒凝,白術運脾,生姜增生發(fā)上升之力.
真武湯乃使北方之水達于南方。五苓散乃南方之氣達于北方。五苓散乃是降陽入陰,真武湯乃是升陰入陽。
標簽: